锂价低迷镍钴上扬,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生变
发布时间:2025-04-16 11:31来源:中国广告网阅读量:17554 会员投稿
锂价呈现低迷状态,镍钴价格不断上扬,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已生变化
在当下的新能源汽车行业,动力电池原材料锂、镍、钴的价格走势正呈现出明显分化。目前,锂价处于低位,电池级碳酸锂每吨价格徘徊在 7.4 万 - 7.5 万元,碳酸锂期货每吨在 7.3 万 - 7.5 万元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镍、钴价格悄然攀升,伦敦金属交易所镍价每吨约 1.6 万美元,国内镍价每吨 13 万元左右,钴价每吨达 22.5 万 - 24.8 万元。这场由资源属性与市场预期共同演绎的价格 “跷跷板”,正重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竞争格局。锂资源逐渐回归工业原料本质,而镍钴则成为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博弈的新焦点。
锂价的理性回落,给中下游企业带来了喘息空间。比亚迪、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加速垂直整合布局,借助盐湖提锂技术降低原料成本。然而,镍钴价格的上涨,却迫使车企与电池厂商在高镍化、无钴化、固态电池等技术赛道奋力突围。这种市场态势,既考验企业成本控制能力,也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从依赖资源向依靠技术驱动转型。
在新能源汽车电池体系中,三元电池曾因高能量密度备受车企青睐。但近年来,镍钴价格剧烈波动,给三元电池发展带来冲击。2022 年,受地缘冲突与金融资本影响,镍价短期内涨幅超 250%,钴价涨幅达 93%。作为三元电池正极关键材料,镍钴价格飙升直接拉高成本。以 NCM811 电池为例,镍钴成本占比超 60%,单辆新能源车电池成本因此增加超万元。车企不堪成本重负,纷纷涨价,如 2022 年 3 月众多品牌上调售价,这使得消费者购车意愿下降,抑制了三元电池车型市场需求。
镍、钴价格上升有多方面原因。需求增长是主因,新能源汽车对高能量密度电池需求增大,三元锂电池市场份额扩大,尤其是高镍三元电池备受关注。镍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,钴能增强稳定性和循环寿命,像特斯拉部分车型使用高镍三元锂电池后大幅提升续航,吸引更多车企跟进,拉动镍、钴需求。此外,金融市场资金炒作也加剧价格上涨。
这种价格走势对行业影响深远。锂价下跌降低了磷酸铁锂电池成本,增强其在中低端市场竞争力;镍、钴价上涨使三元锂电池成本增加,在与磷酸铁锂电池竞争中成本劣势凸显。有分析认为,这将促使企业重新考量电池技术路线,重塑上下游合作关系。面对镍钴成本压力,行业面临抉择,电池技术路线加速分化。高镍化与无钴化技术成为研发重点。高镍化通过提高镍含量、降低钴用量来降成本、提性能,如研发镍含量 90% 的 NCMA 电池,但高镍化带来电池安全性和稳定性下降等难题。无钴化技术发展迅速,4680 电池是重要成果,无钴电池可降成本、减少对钴资源依赖,不过也面临保证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等技术瓶颈,需要企业持续投入研发创新 。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